药品安全存漏洞 须加强监管惩罚

2013-11-22 15:40     相关链接:    

“当前我国药品安全环境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漏洞也很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原副所长、国家保健食品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韩锐教授12月12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12月7日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同时对当前药品安全做出了“医药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的表述。
    
    对此,韩锐结合其30余年一线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经验,对本报记者重点阐述了当前中国药品安全环境中仍然普遍存在的诸多漏洞。
    
    “漏洞主要集中在审批不严格、生产监管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强以及居民对于药品安全的法律意识欠缺等方面。”韩锐说,正是由于这些漏洞的存在,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故,而其中的一起事故至今令其难忘。
    

    韩锐所说的,是2007年曝光的“上海华联制药厂甲氨蝶呤药物损害”事件,因为生产不同药物共用一条流水线,由于清洗不严格,造成了后续生产的一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药物混进了一种抗癌药物——长春新碱,导致上海、北京等多地众多白血病患者受到药物损害,被认定为“重大的药品生产质量责任事故”。
    
    近年来,诸如“鱼腥草”事件、“刺五加”事件、“清开灵”事件等医药安全事故不断,均造成因“严重不良反应”致死的严重后果;与此同时,假劣药品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公众对药品安全的疑虑也随之急剧增加。
    
    “类似‘清开灵’注射剂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实际上反映出的中药复方制成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问题。”韩锐认为,这里不仅存在审批问题,也存在生产质量的问题,即中药复方的成分不明,制成注射液向人体注射时无法进行总量控制。
    
    在韩锐看来,造成中药注射剂屡发事故的原因还在于不规范的用药操作。诸如医院为病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同时加入中药注射剂一并打点滴的做法,可谓屡见不鲜,其实这样是存在隐患的。
    
    而对于当前随处可见的“回收废旧药物”现象,韩锐直言,这正体现出制造销售假劣药品的猖獗程度,也是漏洞较大的部分,不仅是对药品生产环节的挑战,更是对药品流通环节的挑衅。
    
    “根本杜绝上述漏洞,必须加强监管,对重大危害源头严惩不贷。”韩锐说。在西方国家,对药品药效说明做半点夸大便可招致数千万美元罚款,而在我国,药品安全问责仍存在“通报了事”的情形,韩锐对此颇有微词。
    
    对于近日出台的《国家药品安全规划》,韩锐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当前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以及法律援助欠缺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这一文件可谓“依国情而动”,后续的关键在于落实规划内容,力争在“十二五”时期还药品以“真正安全”。
    
    另据记者了解,12月10日,距本次规划获批仅三日之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便下发《关于严厉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要求加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一旦发现制售假药行为,将予以公开曝光并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到:

上一篇:  拟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 加强物业诚信
下一篇:  让诚信成为生命的底色

评论

绿盾在线
×
=合作留言=
绿盾业务合作
×
  • 马先生
    15652211315
  • 黄先生
    1565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