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谋发展,11315王端军创造征信事业新高度

2016-03-22 21:22     相关链接:中国网    

刚刚结束的3.15活动中,在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北京总部的组织下,11315全国多地分支机构举办了主题宣传活动,倡导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各项活动受到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通过构建大数据征信平台下的信用生态,11315推动企业诚信经营深入人心,以创新谋发展,不断创造征信事业新高度。

当前,征信逐渐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第三方大数据征信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激发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国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趋势下,由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创建的第三方大数据征信平台——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自《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不断蓬勃发展,日益成长为国内独具规模的大数据征信机构。

利用大数据征信技术,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实现了为国内6000万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采集了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信息、行业评价信息、媒体评价信息、金融信贷信息、企业运营信息和市场反馈信息等六大方面的信用信息数亿条。运用“中央统一数据库+区域合作运营”的模式,在国内近700个城市建立了分支服务机构,拥有近万名征信工作人员,为全国各类企业提供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出具信用报告等征信服务。

我国的征信业起步比较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征信业动辄上百年的历史,我国出现第三方的信用评级或征信机构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在国务院颁布实施《征信业管理条例》之前,是我国征信业的初创和探索期。一方面,国家层面着手进行征信业法律法规的探讨、论证和修订,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运营和维护,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另一方面,具有半官方性质的评级公司开始出现,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家开始探索征信业市场化发展的模式和道路。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个征信数据库,一般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而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从2002年至今,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11315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十余年时间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据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端军介绍,从2002年起步到到成功创建“覆盖全国、跨行业、标准统一”的征信系统,11315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五次大的改版、五次自我升华,如今的11315征信系统凝聚了全体11315人十余年艰苦创业,打造中国本土征信系统的智慧和汗水。

2002年,王端军注册成立了中国诚信网,当时的诚信网是目前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的雏形。在王端军眼中:“21世纪是品牌的时代,是靠理念赚钱的年代。”中国的企业都想做强做大,都想走出去,都想成为国际品牌。企业品牌的创建固然需要优质的产品、需要成功的宣传,但是没有诚信的品质是绝对不行的。秉承诚信理念,网聚诚信企业,弘扬诚信,以诚信赢天下,从2002年到2004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诚信网按照国家省、市、县行政管理体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00多家分站,并积累固定客户30多万家,创造了中国网络史上的奇迹,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能在信用领域赚到钱的企业。

在王端军看来,当时诚信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公众对诚信的渴求,人们需要诚信,需要一个人人讲信用的环境,这也被王端军看做将诚信事业做大做强的动因。创建诚信网后,网站一直紧密配合各级政府弘扬诚信,并为诚信企业建立“诚信档案”,逐渐得到有关部门及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很多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从诚信网的服务中找到了很好的合作点,如工商局、税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等,都与诚信网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并建议当地企业入驻诚信网;很多有影响力的团体也主动来谈合作、提供帮助;更有热爱征信事业的人士通过来信、捐赠等方式支持诚信网的发展。

在成功创建诚信网的基础上,2006年王端军适时推出了“个人信用档案”。当时,在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不诚信现象频繁出现,商业、金融、学术、职业等领域尤为突出,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的一大社会公害。在这样的形势下,王端军在借鉴国际信用管理经验,参照发达国家信用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国务院“中国诚信体系课题研究小组”的理论指导下,成功研发了“个人信用档案”。

“个人信用档案”依托互联网技术,针对每个自然人在社会活动中散乱、琐碎的有关信用行为信息,进行全面动态采集、处理,形成统一数学模型下直观、量化的信用分值,以表现以往信用状况以及未来的信用趋势。“个人信用档案”首先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成功运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揽子的信用问题解决方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大学生助学贷款、出国、就业、创业、消费提供了重要的信用支撑,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之后,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新形势,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王端军带领中国诚信网乘风破浪,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经过五次大的改版、五次自我升华,在借鉴国外征信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完成了的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建设,使其功能更加完善科学,并在2013年3月15日,国务院颁布《征信业管理条例》之时全面开展运营,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

11315对企业整体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动态记录,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核实、分类加工,按照统一数学模型对入档的有效信用信息进行计算,由系统自动得出信用分值,自动与国际通用的9个信用等级相对应。11315对9个国际信用等级概念赋于了新的含义:信用分值只与守信的事件次数和事件的级别分类有关,与企业大小、财富多少无关,提出信用是守信理念(主观)与履约能力(客观)相结合的结果,纠正了西方偏重履约能力的征信观点,形成了适合目前中国市场的征信产品——企业信用档案。

11315通过大数据为企业创建的信用档案,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实时跟踪并记录企业的信用行为,并能实现实时打印企业的信用报告,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征信产品,迅速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和客户群,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11315信用档案作为企业的经济身份证,成为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资质审核、市场准入等行政管理事项的重要参考,以及银行信贷、商务合作、市场交易、投资融资、人才招聘等商务活动的行动指南。11315通过全面采集、调查、核实企业信用信息,多维度综合分析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的大数据征信新模式,不同于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本部门掌握的行业信用信息开展的行业内部信用评价,也不同于以预判企业(或项目)偿债能力和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信用评级,11315所采用的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是企业整体信用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符合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认定和推广应用的标准信用评级模型。作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征信系统,11315于2015年9月入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发行的高等学校信用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征信理论与实务》。

事实证明,征信事业在国内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一项事业如果和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公众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不竭的动力。在2002年,王端军刚刚涉足征信业的时候,征信业还是一项国内有巨大需求空间而有很少有人去做的事业。征信业和当时其他行业相比,劳心费神,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并没有其他行业来钱快,但一旦将征信事业的基础打牢,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其他任何行业所不能比的,甚至来说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事业。

在市场经济中,创新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源动力,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创新的精神,就会止步不前。在征信行业,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端军见证了中国征信业从起步到如今快速发展的整个历程。王端军表示:“征信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前景巨大,而对11315来说,成绩代表着过去,继续往前走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11315仍然要卯足劲,继续创新谋发展,把我们的征信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分享到:

上一篇:  惠州315活动现场11315征信维权模式获当地领导肯定
下一篇: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阜阳支会推广使用11315信用报告

评论

绿盾在线
×
=合作留言=
绿盾业务合作
×
  • 马先生
    15652211315
  • 黄先生
    1565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