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榜显威 诚信得民心(组图)

2014-11-28 09:17     相关链接:广州日报(广州)    

红黑榜显威

企业的诚信有了“红黑榜”,全民可监督。

全民诚信的氛围能让人购物放心。

    全民诚信的氛围能让人购物放心。

    吃什么东西都不放心,恐怕有质量安全问题;买什么东西,都怕被人“宰”了。

    无论是食品领域,还是其他商业领域,近年来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都令市民感到害怕,现在大家对社会上的产品有不信任感。

    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部分企业没有诚信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近年来,江门市在创文过程中,以诚信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各个领域倡导诚信建设,执行相关措施;如今,江门从政府部门、企业到市民,都逐渐形成了诚信氛围。

    发布“红黑榜” 不诚信难立身

    今年8月,继广州、东莞等地发布企业诚信“红黑榜”后,江门市也首次公布企业诚信“红黑榜”,共1238家企业登黑榜。今年10月底公布的第二批企业诚信“红黑榜”中,又有39人和40家企业上了诚信黑榜。从今年8月29日起,根据江门市出台实施的《江门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江门每两个月发布一次企业诚信“红黑榜”,让不诚信的企业难以立身。

    对于每两个月发布一次的诚信“红黑榜”,企业或单位信守诚信将上“红榜”,失信行为将上“黑榜”,且都要通过媒体和网络公开披露,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诚信“红黑榜”围绕企业产品质量、环保信用评级情况、企业经营状况、建筑企业信用情况、企业纳税情况、虚假广告媒体名单、印制非法出版物的单位、农产品质量、企业对生效判决文书履行情况(或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9类项目,对企业、单位进行信用评价。

    为保障榜单权威性,在发布“红黑榜”前,政府部门不会对黑榜企业事先通知。

    首创全国金融诚信建设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发布企业诚信“红黑榜”,只是江门市近年来在创文过程中,以诚信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各个领域倡导诚信建设的一个部分。

    据了解,江门市委、市政府对诚信建设高度重视,早在2010年就已制定《江门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规划(2010年~2014年)》,率先开展了“诚信江门”建设。

    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江门市还推行了多项措施:首创全国金融诚信建设新模式,以“第三方评级”为特色的江门模式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好评,今年更是成为广东唯一的全国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在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实施“诚信绿卡计划”,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以诚信经营为导向的“骨干企业扶持+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对于信用级别最高的诚信绿卡骨干企业,可享受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激励、支持企业上市等七大扶持和优惠措施。

    目前,24家诚信绿卡骨干企业共获得158万元管理团队奖励资金,16家诚信绿卡骨干企业共获得1184万元加快发展奖励资金。

    推政务诚信建设

    做诚信的“先行者”

    记者了解到,在江门市的诚信建设中,政府部门一直是诚信的“先行者”。

    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中,主要包括:公开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办事结果,建立健全投诉处理及反馈机制,依法决策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

    此外,目前,江门市已建成重点行业个人信息平台,登录寻“信用江门网”,就可以查询到企业法人代表、律师行业人员、会计行业人员、导游人员、建筑行业人员等重点行业个人信息。

    在诚信建设方面取得累累硕果:首创的全国金融诚信建设新模式,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明确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在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实施“诚信绿卡计划”,在全省首创骨干企业扶持和社会信用体系互建的新模式;发布诚信“红黑榜”,公布2013年度972家江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1223家因逾期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等。

分享到:

上一篇:  泰安泰山区街头大屏幕“晒”失信被执行人
下一篇:  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

评论

绿盾在线
×
=合作留言=
绿盾业务合作
×
  • 马先生
    15652211315
  • 黄先生
    1565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