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呈上升趋势

2013-06-20 21:13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0日讯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今日发布《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报告认为,信用危机的继续深化以及国内信用环境的不完善,造成不利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偿债环境。输入性通胀压力和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削弱了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富创造能力,导致其偿债来源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在偿债能力下降的同时,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加大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面临国际与国内双重负压

    为应对债务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美国政府于2012年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了短期内美元的供给相对过剩,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稳定。对中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外贸领域,它还通过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进而推高物价水平,对国内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导致中国企业成本支出增加,利润下降。

    报告指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内部因素仍然是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较高的原因首先表现在地方恶性投资竞争使得产能扩张持续加剧;其次,垄断或其他利益因素也使得一些行业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度扩张从而带来企业的信用风险。同时,存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产能过剩导致上市公司利润下滑风险扩散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上市公司各行业的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的只有8个行业,下降的包括金属非金属等制造业行业则有14个,上市公司各行业利润总额的平均增长率是-8.47%。这些利润总额保持增长的行业不仅数量大幅度减少,而且这些行业占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比例较小,其利润总额的增长不足以扭转上市公司利润总额总体下降的趋势;相反,利润总额下降的行业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占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比重及下降幅度均较大,2012年上市公司中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行业创富能力下降直接削弱了中国行业整体财富创造能力,进而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水平有所上升。在多数企业盈利并未实现显著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导致多数行业债务负担加重,债务风险处于扩散状态。

    结构性因素导致各行业风险迥异

    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上那些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强的一些行业企业,如金属与金属制造业,随着结构性调整和转型这类企业的主要偿债能力有所下降,行业信用风险水平也出现上升。截至2012年年末,制造业中绝大多数行业的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金属非金属制造业下降了73.07%,降幅最大,其他依次为石化行业下降了41.14%,电子行业下降了36.36%。

    公用事业行业近年来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偿债能力和信用等级均有小幅上升。从总量指标看,受益于中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国家过去几年大力发展水力和电力事业的政策影响,近年来该行业的盈利水平较前几年有一定提高。尽管电力行业的利润受下游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垄断地位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赢利水平相对稳定,信用风险水平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有限。整体看来,截至2012年年末,公用事业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到了61.94%。

    金融服务作为第三产业,从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等指标来看,信用风险水平相对较小。2012年银行业在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的同时,17家上市银行盈利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全年实现净利润10407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0.92%,下降2个基点。

    市场倒逼机制要求上市公司转向质量型发展

    报告认为,在多数上市公司盈利并未增长的情况下,总负债规模的持续增长导致上市公司债务负担加重,成为未来偿债风险上升的潜在因素。其中,占据上市公司比重很大的制造业由于赢利能力下降,信用风险表现较为突出;关系民生的公共事业由于需求相对稳定,信用风险相对较低;金融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赢利较为突出,对中国上市公司整体信用风险起到了缓冲作用。

    面对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压力,市场倒逼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的发展方向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面临新的挑战。

分享到:

上一篇:  张江企业信用平台帮银行知根知底
下一篇:  2013年6月份淮北百家食品企业信用排名

评论

绿盾在线
×
=合作留言=
绿盾业务合作
×
  • 马先生
    15652211315
  • 黄先生
    15652011315